杭州正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zccool.com
电话:0571-28007788
传真:0571-28007788
邮箱:hzzc9899@163.com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花园岗街168号易构大厦B座1518室
邮编:321000
 当前位置:首页 - 留言反馈 - 查看留言
160995 嗥噢潇轨哂垭谚罟(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47
咨询主题: tonesoft_qiao_20271
咨询内容: 嗥噢潇轨哂垭谚罟痤梓蛸桴婺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8.html

<p>原标题:厦门暴雨袭城多处“看海” 启动一级预警(图)</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3slm-hacuuvu6261098.jpg" alt="厦门会展中心前道路积水严重,又车辆在路面抛锚。 梅子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3slm-hacuuvu6261098.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厦门会展中心前道路积水严重,又车辆在路面抛锚。 梅子 摄</span></div><p>中新网厦门5月7日电 (记者 陈悦)自7日上午起,厦门全城持续暴雨,市内多处出现严重积水。厦门岛内思明区、湖里区和岛外翔安区已启动暴雨一级预警。</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lOrV-hacuuvu6261224.jpg" alt="“最文艺渔村”曾厝垵道路已成河流。 藏羚羊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lOrV-hacuuvu6261224.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最文艺渔村”曾厝垵道路已成河流。 藏羚羊 摄</span></div><p>中午一时十分,厦门气象台发出通报称,在过去3小时期间,厦门有4个街道8个站点出现大于100毫米降水,其中,辖区内有厦门大学及胡里山炮台、南普陀、曾厝垵等知名旅游景点的思明区滨海街道,雨量达到210.5毫米。</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oAbN-hacuuvu6261321.jpg" alt="厦门多处交通干道因积水无法通行。 陈悦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oAbN-hacuuvu6261321.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厦门多处交通干道因积水无法通行。 陈悦 摄</span></div><p>此外,厦门鼓浪屿仅11时至12时之间雨量就达48毫米,这样的降水量约为三年一遇。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透露,目前抢险力量已抵达积水较严重区域,开展应急处理。</p><p>暴雨也令厦门多处出现严重积水,开启“看海模式”。在厦大读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校内积水最深时漫过膝盖,还有不少教室进水。</p><p>据悉,厦大已宣布当日下午停课。</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Stt9-hacuuvu6261486.jpg" alt="警方营救被水困老人。 厦门交警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Stt9-hacuuvu6261486.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警方营救被水困老人。 厦门交警 摄</span></div><p>在著名的“最文艺渔村”曾厝垵,村内道路也处处可见浑浊的积水,还有的民宿屋内都已进水,有民宿业者忙着用脸盆向外舀水。</p><p>积水令厦门多处交通受阻。包括厦门环岛路、厦门环岛干道隧道、湖滨南路、吕岭路等交通主干道多处因严重积水而封闭。厦门航空也透露,截至当日下午3时30分,暴雨影响下,已有4个航班宣告取消。</p><p>积水也造成不少民众受困。厦门交警透露,中午1时30分,有一位老人骑车被困在积水中需要救援。接警后,正在东浦路疏导交通的文职民警王嘉伟、陈永滨立即赶赴现场,最终成功救出受困老人。</p><p>到下午3时左右,记者在厦门会展中心前的道路上看到,这里虽然降雨已基本停止,但积水依然严重,有多辆小轿车都浸泡在水中。</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hGn-hacuuvu6261591.jpg" alt="警方营救被水困老人。 厦门交警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45/w540h405/20180507/-hGn-hacuuvu6261591.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警方营救被水困老人。 厦门交警 摄</span></div><p>当天下午2点左右,因持续暴雨,厦门地铁1号线湖滨东路站站厅层6号出入口一临时封堵墙体倒塌。轨道集团人士称,其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关闭6号出入口,并在倒塌位置用围挡和沙袋进行防护,增派现场人员对乘客进行引导。目前,现场情况已得到控制。</p><p>轨道集团称,原因初步判断为“华润万象城”施工内部积水未及时抽排,导致水压力过大,将华润和地铁之间的临时封堵墙冲塌,已督促“华润万象城”迅速排险。目前地铁1号线运营正常,湖滨东路站6号出入口暂时封闭。</p><p>据厦门气象局预测,一直到当日傍晚,厦门可能还会出现强降水,预计累积雨量可达50毫米到80毫米,局部地区可超过100毫米,强降水时还伴有雷电,6到8级短时大风等。(完)</p><table style="padding-right: 10px;"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tbody><tr><td> </td></tr></tbody></table>
160994 骝龈虢诀畲隈(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46
咨询主题: tonesoft_di_45964
咨询内容: 骝龈虢诀畲隈黾缎鲍迦籀查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7.html

<p>原标题:19年前的今天,我亲历中国大使馆被炸</p><p>19年,有些东西不会变。</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108/w550h358/20180507/0kkb-hacuuvu6485376.jpg" alt="19年前的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轰炸。来源:环球网军事"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108/w550h358/20180507/0kkb-hacuuvu6485376.jpg" data-mcestyle="box-shadow: #aaaaaa 0em 0em 1em 0px; border-radius: 6px; width: 668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data-mceselected="1"><span class="img_descr">19年前的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轰炸。来源:环球网军事</span></div><p>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5枚导弹从天而降,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遭遇类似袭击,那时那刻的愤怒,已成为许多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集体回忆。当年5月9日,《环球时报》刊登了时任环球时报驻南斯拉夫特派记者吕岩松发回的特殊报道,他当时就在被轰炸的使馆内,幸免于难。</p><p>今天,环环(ID:huanqiu-com)从《环球时报》的家底中翻出这篇沉甸甸的报道,希望你读完,能像环环一样,回想起那一年,那一天。</p><p>以下是报道全文:</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565/w550h815/20180507/BM_G-fzrwiaz5002370.jpg" alt=""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565/w550h815/20180507/BM_G-fzrwiaz5002370.jpg" data-mceselected="1"></div><p>5月7日是中国外交史上、也是中国国际新闻报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发射了五枚巡航导弹(有报道说是3枚———编者),击中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p><p><strong>钢筋水泥的碎块从我眼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整个使馆大楼内一片白光,我意识到,使馆大楼被击中了 </strong></p><p>5月7日晚上,北约再次摧毁了南斯拉夫供电系统,贝尔格莱德一片漆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关注势态发展。大家坐在院子里,一边看北约飞机轰炸和南联盟防空炮火的还击,一边讨论形势。我跟大家说,《环球时报》非常关心中国使馆工作人员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希望写一篇有关他们的文章。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建议说,最好是每人拍一张头像的照片,然后每人自己写一段话。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大家打算明天就开始动手写。我可以赶在下周一发回《环球时报》,做一个整版。可是(讲到这里,吕岩松泣不成声),现在这个计划永远不会实现了,因为已经有3人牺牲,20多人受伤。 </p><p>说起来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晚上11时半,潘占林大使见天色已晚,而且天气又变得很凉,就劝大家早点休息,第二天好早点起来工作。于是大家返回了楼上宿舍。没想到大使的这句话救了我们十几个人的命,因为北约随后发射的几枚战斧式导弹正好落在我们刚刚坐过的地方,如果我们晚一步上楼的话,大家肯定就都没命了。另外,北约对南空袭以来,大家一直警惕性很高,一开始都住在地下室(使馆简陋,没有防空洞)。但空袭已经持续了40多天后,大家又开始回自己的房间里休息,当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现在看来,如果大家昨晚还是住在地下室的话,也肯定全军覆没了,一枚导弹的落弹点正好是地下室,现在地下室已经被彻底地摧毁了。 </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768/w300h468/20180507/7yMz-fzrwiaz5002377.jpg" alt="被炸后的中国使馆。(吕岩松摄)"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768/w300h468/20180507/7yMz-fzrwiaz5002377.jpg" data-mceselected="1"><span class="img_descr">被炸后的中国使馆。(吕岩松摄)</span></div><p>大家听了大使的话,陆续回楼休息。我和夫人小赵刚刚上楼没有一分钟,就听到了一声巨响。当时屋里漆黑一片,我们还没来得及点蜡烛,小赵刚刚走进卫生间洗手,我正好站在卫生间的门外和她说话。我们还没对那声巨响有所反应,就看到我前面的屋顶轰然塌落,钢筋水泥的碎块从我眼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紧接着,第二次爆炸声又响起,只见整个使馆大楼内一片白光,不是红光,而是爆炸近在眼前时发出的那只刺眼的白炽灯一样的白光。这时我意识到,使馆大楼被击中了。 </p><p>我们来不及多想,出于一种本能,迅速走到窗前拿起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朝门口冲。这时,住在同一楼道的三个人中有两个也出来了,大家手拉手,互相搀扶着迈过废墟。这时门都已经炸掉了,什么都看不清,滚滚浓烟散着涩涩的苦味,呛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也喘不过气来。当时没有水,也根本找不到毛巾捂嘴,只能用手捏着鼻子往楼下走。可楼梯已经炸毁了,有的楼梯栏杆已经没了,我们只能拉着从房顶掉下来的、被炮火烧得烫手的钢筋一步一步往下挪。 </p><p><strong>大家镇定之后开始清点人数,发现缺了4个人,一个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一个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还有使馆武官任宝凯</strong></p><p>来到院子后,我们先看了一下情况,发现整个使馆的院子正燃着熊熊大火。使馆地下室的车库里面有很多战备储备汽油,厨房里还有一些煤气罐,也在陆续地爆炸。这种情况下,大家根本没办法进去救人,但大家谁都不肯走,一定要等到把同志们救出来后一起走。但后来情况实在太糟了,大家只好在浓烟中摸着栅栏绕过弹坑,然后翻出院墙,用手机打电话叫救援人员。 </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655/w400h255/20180507/bxux-hacuuvu6485521.jpg" alt="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潘占林(右一)与南外长在爆炸现场。 (吕岩松摄)"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655/w400h255/20180507/bxux-hacuuvu6485521.jpg" data-mceselected="1"><span class="img_descr">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潘占林(右一)与南外长在爆炸现场。 (吕岩松摄)</span></div><p>这时候南斯拉夫方面的救援人员也赶到了,当时使馆跑出来的人还很少,不到10个人。大家非常焦急地问其他人的情况怎么样,好多人冲回院子来回喊。楼上还在继续着火,大约还有20人被困在里面没有出来,大家为此非常紧张。这时从2楼传出呼救声,有四五个人在呼救。浓烟呛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些人拿着床单和窗帘绳往下爬,有个同志下到一半的时候床单断了,他从二楼的高处跌下来,造成骨盆破裂,伤势十分严重。有些人在下楼的时候被划伤或烫伤。</p><p>这时,我们又发现5楼还有一些人根本没办法下来。轰炸之后,他们没有忙着自救,而是冲进办公室,抢救国家财产。由于没法带着这些东西下楼,他们宁可呆在楼上等着救援人员来接他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云梯把他们救了下来。从五楼一共救下了三个人。 </p><p>这时,院子里的伤员已经很多了,使馆一秘曹荣飞和另一名外交官郑海峰满面鲜血。其中曹已神志不清,我一见他的面就问:老曹,邵云环在哪儿?邵云环是老曹的爱人,也是新华社记者,我们当天下午刚刚一起从另一个被炸城市尼什回来。老曹听了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边哭边说:“我的鞋子呢?我没有穿鞋,我没有穿鞋。”情景惨不忍睹。很快救护车把他们都拉到医院去了。另外,使馆办公室主任刘锦荣受了重伤,一只胳膊折了,头部也受了伤。虽然伤势很严重,却依然守在现场问其他人怎么样了,直到大家把他抬到救护车上。还有几个同志没有穿鞋,据他们回忆,当时刚刚躺到床上,就听到一声巨响,只看窗户向床上飞来,他们本能地滚向床的另一侧,而这时,门和柜子又在导弹的冲击波之下从四面压过来,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死里逃生的。还有几个受轻伤的,文化参赞刘鑫泉也受了伤。 </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53/w550h303/20180507/fS1d-fzrwiaz5002382.jpg" alt="被炸中身亡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左一)、《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其夫人朱颖(中和右一)"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53/w550h303/20180507/fS1d-fzrwiaz5002382.jpg" data-mcestyle="width: 668px; box-shadow: #aaaaaa 0em 0em 1em 0px; border-radius: 6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data-mceselected="1"><span class="img_descr">被炸中身亡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左一)、《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其夫人朱颖(中和右一)</span></div><p>大家镇定之后开始清点人数,发现缺了4个人,一个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一个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还有使馆武官任宝凯。大家非常焦急地向救援人员指这几个人的住处,希望能尽快去救他们。但使馆内部的煤气罐和汽油还在不停地爆炸。北约的第二轮轰炸又开始了。距使馆不到1000米、位于多瑙河畔的南斯拉夫大旅馆被数枚导弹击中而彻底毁掉了,另外市区内的总参谋部和内务部也再次被炸。还有其他几个目标也被炸。这时我们感觉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四处都在爆炸,大家不知道该逃向哪儿。所以有很多人只好原地卧倒。不过,使馆同志还是比较镇定的,大家始终在一起没有分散。大使也一直在使馆院子旁边指挥救援。 </p><p><strong>爆炸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夫人。我们是记者,我们牺牲是职业的需要,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夫人也拉进来</strong></p><p>新华社记者邵云环是第一批被救出来的,她住的房间正好是北约导弹击中的地方。据救援人员讲,她的床已经被炸飞了,门没了,墙也没了。救援人员在二楼找到了邵云环的尸体,把她绑在担架上,从二楼慢慢运了下来。她的双脚光着,头发散落在脸上,一只胳膊显然是断了,在空中荡来荡去。她应该是在被炸后的第一时间内死亡的人。我一直等着在第一时间内拍她的照片,但当我看到她的尸体时,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禁不住放声痛哭。 </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656/w400h256/20180507/UfUM-hacuuvu6485601.jpg" alt="新华社记者邵云环被救援人员从二楼抬出。(吕岩松摄)"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656/w400h256/20180507/UfUM-hacuuvu6485601.jpg" data-mceselected="1"><span class="img_descr">新华社记者邵云环被救援人员从二楼抬出。(吕岩松摄)</span></div><p>由于北约总是在一次轰炸之后紧接着再次轰炸同一目标。为了安全起见,救援人员都撤出了使馆大楼。许多使馆同志心里非常焦急,不少人在没有任何仪器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要自己冲到楼里救自己的同事。其中一个在使馆工作多年的雇员叫布什科,身背一个氧气罐,爬到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的屋子里沿着墙壁摸了一圈,但没摸到人。当时楼里还燃着大火,爆炸声不断。我想小许如果地下有知也应该感到欣慰,因为有这么好的南斯拉夫人为了救他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 </p><p>由于北约轰炸太猛,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一些不必要的人员都临时撤到了附近的一个饭店,其他人员包括大使、参赞李银堂以及蒋晓军等同志一直坚守着,死也不愿走。他们说,我们还有3个同志不知下落,我们死也不能走,死也要死在一起。 </p><p>几个小时后,北约的轰炸渐渐向郊外转移了。南斯拉夫的救援人员又来了。凌晨3点多钟,终于找到了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的尸体。小许是我在南斯拉夫最好的同伴,我们两个一直是在北约轰炸后第一时间内同时到达轰炸现场的人。他比我还小一岁,为人特别厚道。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他年老的父母至今生活在江苏农村,靠他姐姐照顾,有时还要靠他接济,家里生活很困难。能看得出来,小许死得很痛苦,手还是那种剧烈挣扎的样子,衣服也都破了。 </p><p>又过了一个小时,小许的夫人朱颖也被找到了,这是个1971年才出生的女孩,特别活泼可爱,我们都把她当小妹妹看待。她死得更惨,从二楼炸到了地下室。爆炸前15分钟我们还和朱颖在一起谈笑,她一直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的,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而且还说,他们打算这次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她的确帮了小许很多忙,发电子邮件,开车,上街洗照片。我的夫人也一样,北约轰炸以来,许多使馆人员的夫人都撤离了,但她们怎么都不走。 </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753/w400h353/20180507/OcCi-fzrwiaz5002386.jpg" alt="救援人员架起云梯解救被困使馆人员。(吕岩松摄)" data-link=""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
160993 鎏诘雁摊怄尜岙(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44
咨询主题: tonesoft_lun_10699
咨询内容: 鎏诘雁摊怄尜岙蛉枕楞易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6.html

<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32/w500h332/20180507/zS5e-fzrwiaz5003864.jpg" alt=""></div><p>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p><p><strong>张少春简历</strong></p><p>张少春,男,汉族,1958年2月生,辽宁宽甸人,197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p><p>1988年至1989年任财政部办公厅值班室副处长级秘书,1989年至1994年分别任财政部办公厅研究处副处长、新闻宣传处处长,1994年至1998年分别任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司长级秘书,1998年至2003年9月分别任财政部条法司、教科文司司长,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2006年11月至2013年4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3年4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简历摘自财政部官方网站)</p>
160992 耒概优咂赐蛰(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42
咨询主题: tonesoft_quan_60718
咨询内容: 耒概优咂赐蛰阐蜢纰孚窒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5.html

<p>原标题:立夏后新疆多地降雪 乌鲁木齐发布暴雪预警</p><p>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7日电 (记者 孙亭文)立夏过后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州、昌吉州等地于7日迎来降雪天气,特别是乌鲁木齐发布暴雪黄色预警。</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22/w540h282/20180507/ymVG-hacuuvu6617876.jpg" alt="游客在雪中漫步。 甄梅 摄"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22/w540h282/20180507/ymVG-hacuuvu6617876.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span class="img_descr">游客在雪中漫步。 甄梅 摄</span></div><div>7日11时许,遭遇一夜春雨的乌鲁木齐出现雨夹雪,一时间“你们在南方露着腰,我们在北方裹着貂”“立夏后乌鲁木齐飞雪”“大家一定要挺住,还有五个月就供暖”“新疆跳过春天,入夏失败”等段子和下雪图片刷爆社交网络。</div><p>中新社记者在乌鲁木齐青年路附近看到,由于雨夹雪密集,许多民众穿着厚厚的衣服,打着雨伞行走。市民黄斌告诉记者,他6日穿着T恤薄裤还感觉热,但今天出门前就穿上了厚衣服,春天下雪虽不像冬天那么冷,但还是能感到气温降了很多。</p><p>据悉,乌鲁木齐6日最高气温在24℃左右,但7日的最高气温只有7℃,最低气温接近“冰点”。乌鲁木齐气象台7日10时许发布暴雪黄色预警:目前城区已出现大量雨转雪,预计白天降雪还将持续,大部区域将出现累计12毫米以上的暴雪。</p><p>截至7日16时,这场风雪雨令乌鲁木齐主城区降水量达22.7毫米,为大到爆量降雪。乌鲁木齐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健表示,从往年看,乌鲁木齐5月多次出现降雪,此次降雪过后,乌鲁木齐的气温将回升。</p><p>除乌鲁木齐出现降雪外,伊犁州、昌吉州等地也出现降雪。截至15时,昌吉州奇台县局地积雪3厘米左右,部分山区雪深达5厘米。</p><p>截至记者发稿时,新疆各级气象部门先后发布70余个暴雨、大风、霜冻、沙尘暴预警信号,其中新疆南部多沙尘暴和大风预警,北部多暴雨和霜冻预警。</p><p>新疆气象台表示,由于正值新疆特色林果、棉花苗期生长期,此次霜冻和沙尘暴将对其造成较大影响。(完)</p><table style="padding-right: 10px;"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tbody><tr><td> </td></tr></tbody></table>
160991 储猡蛎鳅唐踏患(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36
咨询主题: tonesoft_xin_90957
咨询内容: 储猡蛎鳅唐踏患眼参蜞蜗俚芏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4.html

<p>原标题:(时政)团中央:广大青年要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p><p>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荣启涵)“当代青年要继承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积极投身实践、发扬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说。</p><p>在7日召开的团中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座谈会上,贺军科表示,90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下蓬勃开展,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成长起来。</p><p>“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贺军科说,团组织要强化先进性锻造,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纯洁、信仰坚定的共青团员队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为坚定而纯粹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不负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p><p>座谈会上,团天津市委副书记王凤、南京大学团委书记索文斌、团福建省南安市委书记王胜蓝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单位传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经验做法。</p><p>各领域团员青年代表作专题发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读博士曹丰泽表示,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青年要勇于做开创者和践行者,在网上积极传播科学理论和主流思想,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效性和时代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樊静蓉在发言中表示,当自己用一个月时间逐字研读《哥达纲领批判》后,真切感受到与真理同行、与“千年第一思想家”对话的快乐,这是一种“求真学问”的快乐,是品尝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快乐。(完)</p>
160990 鼾均矸舡爹桄(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26
咨询主题: tonesoft_pu_98840
咨询内容: 鼾均矸舡爹桄漫莸骷沁煽楫藕落箧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3.html

<p>原标题:腾讯没有梦想?创新就有希望! | 睡前聊一会儿</p><p>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p><p>最近,腾讯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先是一篇万字长文《腾讯没有梦想》在网上热传,批评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而后马化腾回应称“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但很快腾讯内部澄清该回应系网友杜撰;两天后,网上又曝出马化腾与抖音创始人张一鸣在朋友圈掐架的截图,后者抱怨“微信封杀、微视抄袭”,前者则直言“可以理解为诽谤”……“原来闯荡商业江湖,不仅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刀光剑影,还要应付一场场唇枪舌剑。”一位网友这样评论。</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tyle="max-width: 500px;" title="1525876875051011700.pn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789/w500h289/20180509/opae-haichqz2640567.png" alt=""></div><p>万字长文中的真真假假、口水战里的是是非非,非局外人所能了解,需要专业、权威、科学的评判。然而两个事件放在一起,引发了许多有益思考:今天中国发展最快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是不是也存在短板和瓶颈?当科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庞大的组织结构会不会反过来制约创新?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快、年轻消费者喜好多变,产品和服务如何跟上需求?这些追问看似聚焦于一两家企业,实则背后蕴含着更深刻的焦虑和反思:“创新”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当中国企业在盈利水平和规模上比肩国际巨头,是否拥有与之匹配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核?中国企业的未来去向何处?或许更多企业需要“雷军之问”: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奋斗?</p><p>很多时候,拉直问号容易,提出问题却很难。评论君早年曾读过一本专讲企业失败的书——《大败局》。书中讲述了多个上世纪90年代曾风光一时,却因为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走向衰落的企业,其中秦池酒、脑黄金、爱多VCD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些失败足够扣人心弦,给出的教训足够深刻,但却显得过于悲壮和遗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老一辈创业者很难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足够的知识和资源,也没有多少经验可循。他们敢闯敢干,却显得形单影只,甚至是一意孤行,最终只能把失败留给后人。反观今天,一两家企业的小事就能收获如此关注,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也能引来批评和质疑,未尝不是一种进步,未尝不是一种幸运。</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tyle="max-width: 500px;" title="1525876888223018687.pn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33/w463h370/20180509/iT75-haichqz2640593.png" alt=""></div><p>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企业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成长史。从改革初期乡镇企业的勃兴,到国企改制中计划经济的转轨;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到互联网时代开启的信息化创业浪潮,如果说时代的发展总有阴晴雨雪,那么“企业”往往是最敏感的温度计。我们透过企业的变化看到时代变迁,也能从历史的潮流中窥见企业的未来。今天,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目标和愿景,还是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都在提醒中国企业家:没有点新的行动和想法,最终难免沦为下一本《大败局》的素材。</p><div class="img_wrapper"><img style="max-width: 500px;" title="1525876899870000706.png" 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133/w500h433/20180509/A4PY-haichqz2640620.png" alt=""></div><p>这段时间人们发现,“缺芯少魂”的难题,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挑战;一些企业过度依赖广告和营销,“野蛮生长”的情形也还很常见。然而历史抛出了问题,时代也给出了答案。今天中国企业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阔的舞台。不久前,在海南岛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消息鼓舞了许多创业者,贵州省打造的信用云工程为企业提供了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破解“新官不理旧账”成为地方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红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再加上广阔的消费市场、勤奋踏实的劳动精神这些固有优势,中国企业的未来大有可为。而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能给市场和社会注入更多活力,这同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所在。</p><p>无独有偶,这两天在地球另一端,巴菲特和马斯克,一老一少两位企业家也打了场嘴仗。前者经典的“护城河理论”,如今在后者“创新节奏”论断挑战下,也显得守成有余而新意不足。这样的争论放在中国语境中其实没有多少新意,网络上早就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在互联网时代,你永远不知道将要打败你的是哪一家企业,甚至不知道它将来自哪个领域”。从这个角度看,再宽再大的“护城河”,也无法阻挡那些颠覆性的创新和技术。这再次印证了,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企业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这个道理中外皆同。</p><p>这正是:护城河难挽大败局,敢创新才会有突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彭飞)</p>
160989 置侬佝赧嫔怔况(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20
咨询主题: tonesoft_chao_47807
咨询内容: 置侬佝赧嫔怔况骒嗲娲忧旎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2.html

<p>原标题:台当局最怕大陆什么?外媒:最怕吸引走台湾年轻人才</p><p>参考消息网5月10日报道 韩媒称,台湾当局最怕的是中国大陆不断吸引台湾的年轻人赴陆发展。</p><p>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5月9日报道,上个月,以3500名台湾18-24岁青年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的受访者回答说“希望到中国大陆就业”,其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止步于1-2%的台湾经济增长率。</p><p>报道称,在此情况下,中国大陆日益加强了吸引台湾青年和企业的措施。今年2月,国台办公布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大陆境内的台湾企业,也享受和大陆企业同等的税务减免优惠,还放开了原本不对台湾人开放的会计师等134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允许台湾人应试。此外,降低了对台湾学生的入学限制,增加了支持力度。</p><p>报道称,台湾对人才外流的担忧之声日益扩大。台湾媒体称,申请就读大陆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是最顶尖的学生。在上海工作的一位26岁的台湾人说:“朋友们开玩笑说:‘大陆会不会就这样一下子买下台湾?’”</p><p>据《朝鲜日报》报道,原本考虑在台北创业的一位台湾青年,2015年移居到了深圳。他看到深圳的宣传内容写道“台湾人也能够免费进入创业中心获得创业补贴”,于是决定前往大陆。他出席了深圳创业项目竞赛,入选优秀项目,从而无偿获得了共6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补贴。之后,他用这笔在中国大陆最大电商区——深圳华强北拿到了办公室,筹措到了项目初期资金,开发出了能根据人的动作自动移动智能手机的“自拍机器人”,去年净利润达到400万元人民币。他说:“在台湾高达70美元的产品制造单价,在深圳可以降低到20美元,这成为我成功的因素。”</p>
160988 眺瘤偎锗叉麾喔魑(tonesoft先生) 留言时间:2018/5/14 11:54:00
咨询主题: tonesoft_ming_32844
咨询内容: 眺瘤偎锗叉麾喔魑闭椴憾胭沃皓http://www.88j84.com/s/show-820141.html

<p>原标题:<strong>左前臂被截肢 震灾当年重返映秀工作</strong></p><p><strong>“最后的幸存者”马元江:“我从不把自己当作残疾人”</strong></p><p>·人物名片·</p><p>马元江,今年42岁,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员工。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垮塌办公楼掩埋,5月20日凌晨1点被救援队成功救出,被困178小时22分钟,是汶川地震被困时间最长的获救者。</p><p>马元江,十年前被公众熟知的一个名字。他被埋在汶川地震废墟下,共178小时22分钟,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幸存者。</p><p>山崩地裂前,他在电厂食堂里,吃了“最后一顿饭”,而后八天八夜,滴水未进。坍塌的办公楼里,没有食物、饮水和光线,这黑暗角落却又是他得以幸存的庇护所。</p><p>地震夺走了他的左前臂,今年4月,他换上了新假肢,开车、系鞋带都没问题,假肢还能用键盘打字,哪怕只是慢速的“一指禅”。震后,他又回到故地映秀工作。十年了,他并不避讳旧事重提,他还说,“我从不把自己当做残疾人。”</p><p><strong>震后十年,不离映秀湾</strong></p><p>5月8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辆军绿色的越野车,从都江堰入口驶入了都汶高速。由于刚做完腰部手术,不能久坐,越野车上的马元江把副驾座位放倒,后仰躺着。</p><p>车一路向西,穿过紫坪铺水库,半个小时就到了映秀,而十年前,到映秀没有高速,走国道213要1个多小时,路窄车也多。</p><p>车子越过了成都平原的尽头,老天顿时变了脸,映秀的雨势更大了,漫山遍野都是雾气。</p><p>震后十年,马元江没有离开过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现在是安质部主任,负责安全生产质量监督。当天他要去的地方,是总厂下属的映秀湾电厂,地震当年就恢复了生产,直到现在。</p><p>十年前,地震震垮的电厂大楼已找不到踪影,而当天去的电厂,距离原办公大楼大约有三公里。走进电厂,他照常拿起手电,钻进水轮机室,巡查厂里的生产设施,和技术人员交流机器运行状况。</p><p>水电厂的员工大都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将近,只言片语中,没有人主动提起。只有马元江偶尔露出的左手假肢,无意中提醒着人们,那场灾难已经过去十年了。</p><p><strong>左手没了,也要活下来</strong></p><p>十年,说短且长。</p><p>马元江仍记得,被困178小时不吃不喝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白米饭配青椒肉丝。</p><p>七层高的电厂大楼,抵不住大自然的疯狂力量,刹那间,大楼垮塌成了两层楼高的一堆瓦砾,正在开会的马元江和小组其他4个同事,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之中。</p><p>预制板结构的房屋,垮塌后,如同一层又一层饼干,挤压在一起,他用左手护住了头,匍匐着,被卡在楼板之间。</p><p>没有光线,眼前漆黑一片,被埋的同事间,只能靠相互大声呼喊,以确认对方是否还活着。距离马元江最近的是虞锦华,后来,马元江和虞大姐成为生死之交。</p><p>当时,马元江身上有个手机,设定了闹钟,震后的第二、三天早上,闹铃都会响,但到了第四天后,手机没电了,他完全陷入了如空洞一般的黑暗之中。</p><p>没有食物,也没有一滴水,马元江逐渐陷入脱水和昏迷中,但意识尚存,他和虞大姐约定,轮流睡觉休息,一定不能熟睡,否则再也醒不过来了。</p><p>他的前胸和后背,都紧紧贴着楼板,每一次余震来袭,“压迫感越来越强,呼吸越来越困难”。久不进食,体重也迅速下降,但反而让他在狭小的夹缝里,有了生存、呼吸的空间。</p><p>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黑暗中传来了一阵敲击声,救援队发现了他们,他醒了过来。虞大姐被困的位置,比他靠外一点,救援队挖出了生命通道,两名医生钻进了废墟。不幸的是,虞大姐的双腿被房梁压住,长期挤压下保不住了,不得已现场截肢。而他护住头部的左手,也越来越不听使唤——就在那时,马元江就已意识到它难以保全了。但彼时,对他而言,活下来,走出去,才是最重要的。</p><p><strong>幸存下来,是一种幸运</strong></p><p>在重庆新桥医院治疗的第一个月里,马元江的眼前,总会不自主地出现遇难同事的音容笑貌。“有时候,晚上也会梦到他们,梦到以往和他们一起工作的场景。”他所在的部门,原本有50多位职工,一场地震下来,有不少同事不幸遇难。</p><p>地震那一年的8月,医院为他装上了假肢,并对他进行了心理治疗。身体上的病痛可以很快被治愈,心理上留下的创伤,才难以根治。“那时,医生总会问我一些问题,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发现,那都是心理治疗。”</p><p>当年12月,他走出了医院,回到了映秀湾发电厂。那时正值灾后重建,很多人谣传,电厂不会再恢复生产了,急了眼的马元江找到厂领导:“我不想去后勤部门养老,我要回到生产一线去。”</p><p>十年来,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幸存下来,是一种幸运,如果倒塌的楼板再往下一点,如果他被困时饿晕了过去……无数个如果,只要有一个如果发生,他便没有生存的机会。马元江总说,和遇难的那些同事相比,他已经非常幸运了。一场地震,让马元江更加理解到了什么叫生活,什么叫生死。</p><p><strong>“我从不把自己当作残疾人”</strong></p><p>前年,孩子就读的中学曾邀他去做讲座,向孩子们分享“信念”,他欣然接受,这也是他一直向孩子灌输的思想。</p><p>震后十年间,每到清明节或者“5·12”纪念日,他会和幸存的同事一起,去祭拜遇难的同事,看一看碑上那些熟悉名字和面孔。</p><p>今年4月20日,一家慈善组织为他捐献了一款新的假肢,这是最新的科技手段,可以通过肌肉信号控制手指,五个手指都能弯曲,开车、看书、剥鸡蛋、系鞋带都没问题,甚至能用电脑键盘打字。</p><p>不过,假肢毕竟是假肢,没有自身肢体的灵活,手机和笔记本键位太小不能打,只能用电脑键盘。</p><p>“新假肢才用十多天,还不是特别熟练。”在办公室内,他不断努力着,对着键盘反复演练,他操纵假肢,伸出食指,在键盘上打起了“一指禅”。</p><p>用假肢打字,是他的一个小烦恼,左手是假肢,速度很慢,右手速度又很快,左右手怎么协调?“现在我还在练习。”如今,他可以通过键盘写工作小结、上QQ。但更多时候,他还是习惯用微信语音,和亲朋同事聊天。</p><p>8日傍晚从映秀回程,他从副驾位置上转头向后,又强调了一句:“我从不把自己当作残疾人,只是不知道身边人怎么看。”</p><p>来源:华西都市报</p> <div class="wap_special" data-sudaclick="content_relativetopics_p">        <div class="tlt">点击进入专题:</div> <a href="http://news.sina.cn/zt_d/wenchuan18512" target="_blank">十年家国|新浪新闻汶川地震10年祭特别报道</a></div>
161913条记录 页次:118/20240 每页:8条记录 9 3 [113][114][115][116][117118 [119][120][121][122][123] : :